先进光伏企业的光伏组件生产成本已下降至0.5美元/瓦,多晶硅降至14美元/公斤,部分企业研发的系统装机成本下降至8~9元/瓦,同比下降幅度近20%。
第一首都连线(First Capital Connect),火车公司的总经理,大卫斯坦森告诉卫报,电力火车已经是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太阳能大桥为乘客提供了长途旅行所需的电力。该大桥由英国Solar Century公司负责承建。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LiveScience 报道,全球首座太阳能桥是由泰晤士河上的黑衣修士桥车站(Blackfriars Bridge)改建而成,屋顶覆盖着4,400 太阳能电池板, 其发电量可供车站一半的用电需求,可产生约90万千瓦时的电力,一年可节省数万英镑的费用据悉,平板集热器的吸热涂层技术主要分阳极氧化、黑铬和蓝膜三大类技术。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可以很好的节约能源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福建新越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尼葛开发区,2010年7月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占地140亩。作为平板集热器核心技术的吸热板涂层技术和装备升级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阳极氧化和黑铬技术因耐候性好,成本低廉而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但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所生产的平板集热器90%以上都是采用蓝膜。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将对电站的发电量更为敏感。
但在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动下,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蔡浩想做的,是一个行业观念的颠覆者。跟踪系统的研发难题并不在技术方面,而是成本和经济性问题,即如何能保证在最低的成本下实现所要达到的功能。正是基于如此的认识,在中信博固定支架已经满产的情况下,蔡浩决定投建新的厂房上马平单轴跟踪系统和双轴跟踪系统。
我们通过对现有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有四者的完美结合,这样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
最近有迹象显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光伏行业的融资有缓解的趋势,如部分企业近日接连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开发下游终端市场的贷款支持。此前,国内投资光伏电站的业主,要么是传统的发电集团及能源企业,要么是行业内的中上游制造企业,其投资电站的目的,或为新能源配额,或为跑马圈地,或出于消化上下游产能的无奈之举。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当前条件下可以最大化挖掘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潜力的抓手。固定支架行业的门槛比较低,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全行业的三角债,造成很多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不愿意投入,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程继高认为,此前市场上的平单轴跟踪技术,控制系统不仅要推动支架跟踪太阳,还要承担着支撑支架重力的作用,因此在刮大风的情况下,其跟踪精度以及稳定性都要受到很大影响。光伏发电相较于其他发电方式而言,没有机械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优势,因为25年的野外自然条件下的运行要求,对机械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倍聚光光伏系统的推广难题,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越来越取决于跟踪系统技术。蔡浩表示,以前大家对光伏系统支架及跟踪系统重视不足,是因为市场对于系统质量和发电量的要求不高,而随着政策的改变,发电量会成为一个越来越显性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目前九成以上搞聚光光伏的人都对市场上的双轴跟踪系统失去了信心,主要原因是此前应用失败的教训太多,其次则是成本和所带来的发电量效率不成正比。但也有消息显示,尽管国开行将加强对光伏下游终端市场的支持力度,却提升了对EPC经验资质及电站质保的要求,这将进一步促进光伏电站投资者关注系统发电量。
中信博的平单轴跟踪系统,同样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了努力。中信博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方面的努力,无疑是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能够加快这种跟踪支架产品推广的途径,则是在政府部门扶持项目中将跟踪系统列入主要采购部件名单,这有助于加速其规模化应用。组件已经由245瓦增加到了280瓦,逆变器的效率提升也越来越缓慢,聚光光伏等新一代技术则受成本以及技术因素制约,目恰展开大规模推开还有很大的难度。其中,在2011年和2012年投建的光伏电站中,不少电站都曾经尝试平单轴跟踪。来自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也认为,出于对未来电站交易和投资退出的考虑,纯粹的商业投资者将对电站的发电量更为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双轴跟踪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精确追踪太阳的系统解决方案。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跟踪系统在西北一些光伏电站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中信博技术总监程继高介绍说,跟踪系统主要解决的就是稳定和精度问题。在对市场经过深入分析后,蔡浩将目光对准了支撑光伏系统的支架及其延伸技术太阳跟踪系统。
平单轴的使命蔡浩认为,平单轴跟踪系统完全可以取代固定支架系统,虽然前者的前期投资会比固定系统高一些,但发电量也可比后者提高15%-20%,这将大大提高系统在25年寿命中的投资收益,而增加的支架部分成本,则在2-3年即可收回。蔡浩表示认同上述系统集成专家的看法。
由此,蔡浩希望在把已有的固定支架业务做精做强基础之上,用平单轴跟踪系统逐渐替代和帮助光伏电站投资者增强投资收益。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意见稿的下发,表明补贴系统初装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补贴将转向系统产出能力,这将根本改变此前光伏电站投资领域不重视发电量的现状。
蔡浩举例中信博推出的最新一代双轴跟踪系统来说,整个系统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其在跟踪精度方面、整个支架的稳定性方面,都有不少创新的技术存在。在蔡浩看来,一套合格的跟踪系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跟踪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其次是25年的使用寿命保证,再次则是成本的经济性,最后还有生产、安装的方便性。比如,通过多点支撑方式,改变了以往悬臂方式中控制系统的支撑力量过重的问题。但类似客观数据的获得,还需要更多运用以及时间
日前尚未宣布2014年拓展Fab 3产量的计划。然而,SunPower报告,2013年致力于研发活动的员工从两百三十人提高到三百人。
该公司曾在其最近的2013年第四季度电话会议中指出,由于其开始建设其菲律宾Fab 4的350MW设施,2014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将达2500万至3000万美元。预估该公司2014年产能受到约束,除非其马来西亚合资企业Fab 3进行进一步拓展,据报道其产量为800MW,但是额定产量超过1GW。
SunPower现有设备正在实行满负荷运营,预期全年将保持这一状态。根据NPD Solarbuzz最近的一份报告(点击查看PV-Tech此前相关报道),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提高并且一级供应商持有约45GW的有效产能需求以拓展市场份额,2014年光伏制造商的资本支出将开始反弹,到2017年可能达100亿美元。
主要的光伏能源供应商SunPower(NASDAQ:SPWR)日前发布2014年资本支出计划,其几乎翻倍2013年的支出。SunPower在其2013年年度报告中指出,2014年资本支出将达1.5亿至1.7亿美元,较其2013年7000万至9000万美元的目标范围可能提高88.8%。该公司并未提供2014年的研发支出目标。该公司已经明确表示,2014年研发活动的重点将关于其Maxeon电池的技术升级,符合其Fab 4 2015年的增产。
研发支出SunPower还在其2013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去年研发支出为5808万美元,较2012年6340万美元有所下降。该市场调研公司预估,2014年全球组件需求高达49GW
令人讽刺的是,2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见美国国务卿克里,两国就启动智能电网合作领域实施计划达成一致。同一天,属于智能电网领域的光伏产业,迎来了第二次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已经出现要求中国光伏企业海外设厂的解决方案。
2013年12月2日起,欧盟委员会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我们不仅要问,中国光伏产业双反何时休?挤掉过剩产能、加速行业洗牌,去年欧盟双反期间,中国舆论界一直在寻找双反给产业带来的正面效应。